智慧物流|提速 “雙11”快遞
2135億元人民幣,天貓雙11的全天總成交額引發了全球商界的驚嘆。與此同時,這股洶涌的消費浪潮也帶來了10.42億的單日訂單量,創下全球物流業單日訂單的最高紀錄,令中國快遞物流業大步邁進了10億時代。
10年來,原本的“光棍節”華麗轉身,成為一場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購物狂歡”,不僅成就了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也推動原本傳統的物流快遞業跟上創新的腳步,完成一場場構建智能物流骨干網的大變革。
物流網絡推動全球共振
去年的雙11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曾表示,雙11已經成為全球所有的商業力量在科技、大數據驅動下的一個全球大協同。今年的雙11,以“智能物流骨干網”為連接的“全球共振”再次出現。
283萬只加拿大甜蝦,137萬片澳大利亞牛排,14萬個墨西哥牛油果......在今年雙11的第一個小時,天貓平臺上的訂單數量已經令全球商家一邊忙碌,一邊驚嘆。而與這1個小時的“買買買”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雙11當日的前9個小時,天貓進口訂單清關量突破1000萬單,比去年快了10個半小時,而在早上8點,全國已經有260多個城市簽收了當天購買的包裹。
面對單日10億包裹,天貓平臺依然能保證“秒級通關”與“分鐘級配送”的效率背后,是阿里巴巴與菜鳥網絡的“未卜先知”與“未雨綢繆”。2013年,菜鳥剛剛創建之時,中國快遞日均單量只有2500多萬個。雖然此后中國快遞連續6年保持超過40%以上的高速增長,但單日10億包裹在當時也似乎看上去有些遙遠。
不過,對于單日10億包裹的來到,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等人近年來一直在多個場合公開預測,并全力推動整個阿里巴巴以及物流行業為此提前大手筆投資布局,共同構建“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
去年5月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云提出,“一天10億個包裹,不會超過8年,估計在六七年內就能實現?!痹凇?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云再次明確提出10億個包裹很快會來到,并重申菜鳥成立之初立下的目標——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
根據馬云的構想,這是一張連接全國乃至全球所有物流快遞公司、所有倉庫的網絡。在國內,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計劃實現24小時貨運必達;在全球,則計劃沿“一帶一路”,以eWTP為載體,以eHub為節點,實現全球范圍內72小時貨運必達。
目前,菜鳥已經開始在全球布局首批六大eHub,包括杭州、香港、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和比利時的列日。今年天貓雙11期間,菜鳥的數十架次包機和其他航班已經載著萬噸商品飛往莫斯科、列日等地,隨后送達歐洲各國。此外,菜鳥還協調了千組集裝箱滿載萬噸雙11包裹航向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使得海外消費者也可以分享中國物流創新帶來的紅利。
目前,菜鳥連接商業物流資源,在美國、歐洲等地推出了300多條物流專線,連接了230多個跨境倉,正在搭建面向未來的全球包裹運輸網絡、全球供應鏈網絡和全球末端網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運輸研究部主任高月娥向《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未來將是貢獻全球供應鏈的中國解決方案,更是實現物流現代化的新平臺,也是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引擎。
科技賦能迎接物流大考
如果說雙11的24個小時是一場“買買買”的“閃電戰”,那么對于中國的物流業而言,雙11之后的一段時間是辛苦的配送戰。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雙11快遞洪峰將持續約一周時間,11至13日期間出現攬收峰值,14至15日投遞呈現峰值。
如何為“10億包裹”的大考交上一份完美答卷?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協同全球3000多萬平方米倉儲和分撥中心、300萬從業人員、23萬車輛、20萬快遞網點,用新技術推動快遞物流行業在雙11期間的大協同。
為迎接今年的雙11,菜鳥此前就聯合德邦、中通、圓通、申通、百世、韻達等6家快遞公司,上線視頻云監控系——智慧物流天眼。這款智慧物流天眼將全國物流站里的百萬個攝像頭升級為智能感知設備,監控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回溯設施,它可以對物流作業的方方面面進行識別統籌。智慧物流天眼可以幫助快遞公司實時監控倉儲作業和車輛運輸,掌握不同物流模塊的運營狀況,并及時處理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智慧物流天眼的全方位、無死角的管理,可以讓物流行業更加快速精準地服務,同時也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好的物流服務體驗。
技術越來越成為雙11物流的加速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覆蓋物流全鏈路:圓通今年已投入近40套自動化分揀設備,對近半轉運中心進行改造,分揀效率大幅提升;中通的24個轉運中心上線雙層自動分揀系統;申通超過14個新建及改擴建轉運中心投入使用,預計新增操作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新增日均快件處理能力達1000萬件;德邦快遞上線智慧車隊,雙11期間將實現數據管控共享,第一時間發現并處理風險。
在力保包裹高效送達的同時,綠色物流成為今年天貓雙11的一大亮點。菜鳥在全國200個城市投入5000個綠色回收臺,鼓勵快遞紙箱綠色回收。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蘇寧等企業紛紛增加自動分揀線、循環集包袋、循環箱等,全行業共同打造智慧、綠色的雙11。
分析認為,雙11引領的物流快遞行業變革是中國創新驅動的產業升級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全社會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的側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魏加寧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阿里巴巴提出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構想,實際上也是提高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水平,確保中國在智能化時代的基礎設施不落伍。
“10億包裹”對于中國物流快遞行業而言是一次挑戰,但面對10億包裹可能成為常態的未來,快遞行業必須從新科技中得到賦能。
數字展示中國經濟動能
在外界眼中,雙11已經成為中國消費乃至中國經濟的晴雨表,而今年天貓雙11用2135億人民幣的交易額與10.42億的物流訂單量向世界證明了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潛力巨大且正在飛速成長的消費者市場正在推動中國經濟繼續穩步前行。
“雙11象征著不可阻擋的中國”,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在雙11數據出爐后評價道。在短短24小時內,億萬消費者就買出了美國20天的包裹總量,顯示了全球商家品牌匯聚中國市場的強大商業勢能,反映了中國社會消費升級的強大信心,也折射出中國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的堅定趨勢。這10億包裹見證了中國社會居民消費力的爆發,引領了社會消費升級浪潮。
十年前,天貓雙11只是一個27家品牌參加的“光棍節”大促,一天的物流訂單只有26萬個?,F在,天貓雙11已經匯聚了18萬個品牌,物流訂單量也一路攀升到10.42億個,增長超過了4000倍。這樣的增長速度舉世罕見,其背后迅速增長的龐大消費群體更是絕無僅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018億元,同比增長9.4%,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4.2個百分點,中國消費市場不斷擴大,消費繼續發揮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的作用。與此同時,網絡銷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上半年零售額達40810億元,同比增長30.1%。
對于任何對中國消費升級與經濟增長發出質疑的人而言,雙11都是一次最有利的回擊?!爸忻蕾Q易摩擦不會破壞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的崛起,預計這一群體的數量將在未來10至15年中增加一倍,達到6億人”,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蔡崇信在今年雙11期間表示。蔡崇信稱,自己剛加入阿里巴巴時,中國人均GDP僅800美元,如今已接近9000美元,未來絕對會上升至2萬美元。目前,中國消費占GDP的比率約為五成,相信未來會增長到七成,阿里巴巴對中國消費的長期前景仍“非常樂觀”。
就在今年雙11開幕的前一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收官。短短幾天內,進博會吸引了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累計意向成交達578.3億美元。在不少分析看來,相互銜接的二者無疑都傳達出了同一個信號: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11月11日是一切購物紀錄被打破的日子”,美國科技網站CNET網站稱,“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是偉大的發明,因為人們可以以更低價格瘋狂購物?!暗阒朗裁锤鼊僖换I嗎?那就是中國的雙11購物狂潮?!?/p>
在這場全球商業奧運會的背后,一張全球性的智能物流骨干網正在徐徐展開。
湖南日報11月14日訊“雙11”后進入快遞高峰期,而“智慧物流”讓快遞忙而不亂。記者在長沙弘廣智慧物流園內看到,一套物流自動分揀系統1小時可分揀快遞商品1.2萬件,相當于30名快遞員的工作量。
在傳統的配送中心,往往有十幾名快遞員進行人工分揀,1人1小時分揀約400件快遞商品。而有了自動分揀系統,只需幾名工作人員配合操作即可。
在湖南家邊購集團應用的自動分揀系統生產現場,快遞包裹傳送到相應傳送帶,一名工作人員拿出掃描儀“嘀”地一掃,馬上顯示訂單信息,不同的快遞包裹便會按照不同的目的地進行派送。
家邊購集團負責人金睿介紹,作為湖南首家采用物流自動化分揀設備的零售企業,家邊購通過應用物流自動化分揀系統,每小時可分揀商品1.2萬件,極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近兩年來,順豐、京東、亞馬遜等行業龍頭均采取措施加快“人工智能+快遞”的戰略布局。目前,我國自動化物流倉儲系統市場保持年均28%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智慧物流已成為快遞行業發展趨勢。